意大利人尼科洛·马基雅维里(Niccolo Machiavelli,1469—1527)在《君主论》中说:“君王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,为达到政治目的,可以不择手段。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,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。因此,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,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,以便使豺狼惊骇。”凶残和狡诈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在我们看来似乎只有“坏人”才这样思考和行动,但是当我们扫去中国历史厚厚的尘土之后,我们却看见了许多伟人类似的思想与行为。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,算不算是对狮子和狐狸这个比喻一个最好的注解?马基雅维里谈到了勇猛和智慧,就是没有谈到道德的要求,而实际上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就不应该受到道德约束。
他说:“我们必须理解:一位君主,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,无法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,因为为了保持国家,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,不讲仁慈、背乎人道甚至违反神意。”马基雅维里认为道德与政治完全没有必要一致,道德只是政治的工具。
马基雅维里把西方人性本恶的观点扩展,他说:“人们都是忘恩负义、变化无常的,都是骗子与伪君子,他们总是唯恐不及地趋利避害。……当你对他们有好处,而又不需要他们做什么的时候,他们整个都是属于你的,他们愿意为你流血,奉献自己的财产、子女甚至生命;可是当你真的需要他们的时候,他们却都背叛了你。”对这种丑恶人性,君主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,不必考虑手段是否符合世俗的道德标准。